https://jiaoshi.huatu.com 2021-02-09 16:34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一、考情簡介
奧蘇貝爾的知識點在教師招聘考試中,考查的頻率還是比較高的,??疾榈氖强陀^題,多數以理解性的題目進行考查,有時候也會考查識記類的知識點。為了幫助廣大考生更好的備考,接下來將對奧蘇貝爾常考的知識點進行總結。
二、知識呈現
核心考點1:學習的分類
1.根據學習進行的方式,學習分為接受學習和發(fā)現學習
接受學習是將學生要學習的概念、原理等內容以結論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教師傳授,學生接受。
發(fā)現學習是指學生要學習的概念、原理等內容不直接呈現,需要學生通過獨立思考、探索、發(fā)現而獲得。
2.根據學習材料與學習者原有知識的關系,學習分為機械學習和有意義學習
機械學習是指當前的學習沒有與已有知識建立某種有意義的聯(lián)系。
有意義學習是指當前的學習與已有知識建立起實質性的、有意義的聯(lián)系。
核心考點2:認知主義學習理論-有意義學習
1.有意義學習的實質及條件
實質:將新知識與已有知識建立起非人為(內在的)的和實質性(非字面)的聯(lián)系。
條件:①學習材料的邏輯意義;②有意義學習的心向;③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必須具有適當的知識,以便與新知識進行聯(lián)系。
2.組織學習的原則與策略
(1)逐漸分化原則:即首先應該傳授最一般的、包攝性最廣的觀念,然后根據具體細節(jié)對它們逐漸加以分化,這樣可以為每個知識單元的教學都提供理想的固定點,即對新知識起固定作用的先前知識。
(2)整合協(xié)作原則:是指如何對學生認知結構中現有要素重新加以組合。奧蘇貝爾認為所有導致整合協(xié)調的學習,同樣也會導致學生現有知識的進一步分化。
(3)先行組織者策略:奧蘇貝爾學習理論在教學中具體應用的技術——先行組織者策略:所謂“先行組織者”,是先于學習任務本身呈現的一種引導性材料,它要比學習任務本身有較高的抽象、概括和綜合水平,并且能夠清晰地與認知結構中原有觀念和新任務關聯(lián)起來。組織者可分為兩類:一類是陳述性“組織者”;另一類是比較性“組織者”。
核心考點3:知識學習的分類
1.根據頭腦內知識的不同形式或學習任務的復雜程度分為符號學習、概念學習和命題學習。
(1)符號學習,指學習單個符號或一組符號的意義,或者說學習它們代表什么。
(2)概念學習,即掌握同類事物的共同的關鍵特征和本質屬性。
(3)命題學習,實質上是學習若干概念之間的關系,或者說掌握由幾個概念聯(lián)合所構成的復合意義。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郭爽
上一篇: 艾森伯格的親社會道德理論
下一篇: 教師招聘考試:孔丘的生平事跡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