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材鎮(zhèn)中心小學現(xiàn)有一到五年級學生共564人,共11個班。有一支教學能力較強的教師隊伍,24名專任教師中,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15人,本科學歷3人,占75%。普通話二乙以上的12人,占52%。除1人免試外,其余均獲計算機等級證書,有中級技術職稱的17人,占71%。學?,F(xiàn)有占地總面積6269、7平方米。其中,校舍面積3658平方米,生均6.95平方米。體育運動場地2300平方米,生均4.37平方米。有計算機29臺,圖書11000冊。公元1909年,在寧鄉(xiāng)西陲,在以青銅器出土而聞名的炭河文化遺址下游“劃船塘”,由姜氏鳴夏公后裔創(chuàng)辦“劃船塘小學”。當時學校較為簡陋,僅有高小和初小學生各一班。1918年,遭北洋軍閥官兵擾亂達數(shù)月,學校破壞嚴重,無奈之下,被迫遷往華坊(今黃材鎮(zhèn)松華村),更名為華坊學校。1919年,受“五四”新思想的影響,為普及國民教育,方便民眾子弟就近入學,學校分七處辦初級小學,停辦高小班。1926年,學校合并初級班,同時恢復高小班,并把學校搬遷至流光公祠(姜公廟),更名為“姜姓私立復初流光完全小學。1930年秋,因生源不足,又遷返華船塘,以便吸收黃材街兒童入學。1936年,姜亞勛來校任校長,學校更名為“流光小學”。1938年7月,一場可怕的山洪暴發(fā),溈河堤潰,水溢校園,校舍倒塌,校具、教具及圖書文卷蕩然無存,學校遭受到來自自然災害的重創(chuàng)。在此情況下,學校二進姜公廟,校名仍為“流光小學”。1940年,時任寧鄉(xiāng)縣教育局局長的張光干貫徹國民教育理念,即每保辦一所國民小學。遂更名為大溈鄉(xiāng)第六保保校。1956年,學校并入蓮花塘中心校,擴建校舍,增設高小班,更名為“劃船塘完小”,辦學規(guī)模發(fā)展到10個班,學生480多人。1966年,學校為適用“文革”氣候,改名為”紅衛(wèi)小學”。1977年,學?;謴汀皠澊镣晷 痹?995年學校更名為“黃材鎮(zhèn)中心小學”。近一個世紀以來,一代又一代英才走出“流光”,或繼續(xù)深造,或走向社會。從學校創(chuàng)辦至今,始終依據(jù)新的教育思想辦學,不斷更新教學設備和改進教學方法。早在1919年,受“五四 ”運動新思想的影響,學校就以白話文為教材,開設公民、國語、算術、音樂、體操等課程。雖然名為姜姓私立小學,實質上是一所平民學校。學校明令“不準歧視外姓子弟”。1936年,姜亞勛接任校長后,與曾經在大革命時期當過自衛(wèi)軍戰(zhàn)士的饒孟虎一道,不斷向學生宣傳反帝反封建的新思想,團結和教育了許多進步教師和青年學生。1951年,學校明確提出“清除三育”口號。即清除奴化教育、法西斯教育、封建教育。同時改國語為語文,改體操為體育,增設衛(wèi)生、音樂、美術、戶外活動課程。從1977年以來,學校更注重教育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1980年,學校召開全縣“作文開門教學”現(xiàn)場會。當年接待兩省四市教育參觀團來校參觀訪問,并獲湖南省教育廳和益陽地區(qū)教育局獎勵。1986年下學期,學校開辦寧鄉(xiāng)縣首輪“注音識字、提前讀寫”實驗班。實驗班教師撰寫的《我們是如何進行寫話訓練的》教學經驗總結在湘鄂五省“農村小學作文訓練研討會”上推介?!恫讲教岣?,穩(wěn)過四關》一文在長沙市“注.提”教研會上作典型發(fā)言。1990年,學校又確立“電化教學”和“實驗教學”兩大教改主題,全體教師積極參與,深入探索,不斷總結經驗。其中實驗論文《淺談板塊型教案》一文在《湖南教育》雜志上發(fā)表。進入新的世紀,學校更加重視學生素質教育,更加注重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訓練。2001年,學校開展了《教學做評有機結合,優(yōu)化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的課題實驗,2003年12月,在全縣中小學課題驗收中獲縣一等獎。同年,學校又確立了《農村中小學生活化德育序列活動》這一新的課題,通過近兩年的深入研究,該實驗效果明顯,成績突出。2004年12月,在全縣中小學德育工作大會上作了題為《用生活作基礎,以序列促提高》的經驗介紹發(fā)言。由于德育工作已成為學校工作中的一大新亮點,2005年,學校被縣教育局授予“德育特色學?!惫鈽s稱號?!?
湘水滔滔向北流,城墻高高頌古今。美麗的山水洲城之北,泱泱古北津城遺址內,矗立著一所歷史悠久的全日制完全小學——岳麓區(qū)三汊磯小學。學校辦學歷史悠久,辦學理念先進,辦學特色鮮明。學校始建于上世紀50年代初期,歷經幾十年的發(fā)展與變遷,特別是近兩年來,在上級領導和部門以及周邊單位的大力關心和支持下,學校辦學條件不斷得到改善,校容校貌煥然一新。一、 美麗的校園 快樂的源泉 銀光閃閃的校名、方便快捷的拉伸式電動門和孩子們彬彬有禮的問候,帶你走進美麗的校園。進入校園,映入眼簾的便是寬闊平坦的操場,操場南側是生動活潑、富有童趣的校園文化墻,這是孩子們放飛夢想的伊甸園。操場西側暗紅色的50米直行跑道和生機盎然的年級種植區(qū),是美麗校園又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與文化墻互相輝映的是雄偉的三層教學樓。教學樓內窗明幾凈,間間教室實現(xiàn)了班班通,裝上了直飲式飲水機,配備了升降式課桌椅。各功能室使用分明,整潔有序,孩子們或在電腦室用芯架起學習的橋梁;或在美術室里,描繪美好的明天;或在音樂的殿堂里歌唱快樂的童年;或在科學的海洋里幸福的遨游;或在知識的樂園里不斷汲??;或在自己的陣地里盡情發(fā)揮、用心耕耘。二、 先進的理念 鮮明的特色 學校辦學理念先進,辦學特色鮮明。學校堅持以培養(yǎng)合格的社會小公民為己任,遵循“全員育人,發(fā)展特長 加強素質 強化質量”的辦學理念,堅持三個面向,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和適應社會生活能力。 近年來,學校狠抓教育教學改革,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先后培養(yǎng)出了一批又一批優(yōu)秀學生。同時,學校特別重視德育教育工作,充分認識到德育教育是一門系統(tǒng)工程,只有充分發(fā)揮少先隊組織和活動作用,才能使德育工作深入持久地開展下去。 學校成立了德育教育工作組織網絡機構,由年輕、實干而具有豐富工作經驗的劉艷娜老師擔任大隊輔導員,還有一支愛生敬業(yè)的中隊輔導員隊伍和校外輔導員隊伍,經常組織召開輔導員工作會議和培訓,建立健全各項少先隊工作制度,有力地提升了輔導員隊伍和素質,并保障了活動的開展和實施。 陣地建設是少先隊的又一塊沃土。大隊室里,擺放整齊有序的號鼓,生動活潑的隊報,面面鮮艷的隊旗……是隊員們溫暖的家;新穎美觀的中隊隊報、童趣盎然的中隊隊角,主題鮮明的宣傳櫥窗是隊員們發(fā)揮才智的窗口;紅領巾廣播站、綠色風校園電視臺,是隊員們自主采編、自主耕耘的領地;號鼓隊鏗鏘有力的鼓點、嘹亮的小號吹響隊員前進的號角。三、豐富的活動 騰飛的翅膀 豐富多彩的活動又為隊員們的成長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每周的升旗儀式上,精彩而又生動的國旗下講話是隊員們每周的第一道精神大餐。每天的課間,操場上、走廊里、教室里,都有飄動的紅領巾在執(zhí)勤,身旁是快樂鍛煉的身影,耳畔是文明動聽的歡聲笑語。 每年的三月“學雷鋒”日,隊員們總會走上街頭,義務清除白色垃圾,為凈化我們身邊的環(huán)境出一份力。植樹節(jié)的日子,隊員們總會用心種下一棵棵小樹苗,并一起種下希望的種子。每年的“六一”、“十一三”,是隊員們自己的節(jié)日,隊員們總會自編自演,為自己獻上節(jié)日的歡歌。假日里,雛鷹小隊總會來到社區(qū), 在社區(qū)的廣場上,花壇邊,孤寡老人家,留下他們的身影。 常規(guī)活動堅持不懈,學校特色活動精彩紛呈。 學校經常鼓勵隊員走入社區(qū),走進商場,開展各種社會實踐小調查,環(huán)保日記、環(huán)保小報評比、環(huán)保論文比賽、環(huán)保小標語征集、環(huán)保主題隊會等系列活動的深入開展,有力地提升了師生環(huán)保意識,同時也廣泛地影響了周邊社區(qū)居民,使居民的環(huán)保意識不斷增強,學校開展的“生物百項”獲全國第五屆中小學生生物和環(huán)境科學實踐二等獎,學校被評為長沙市綠色學校和岳麓區(qū)綠色學校,師生的環(huán)保論文多次獲各級獎勵。陽光校園,快樂成長。學校緊扣岳麓區(qū)健康生活守則和精神,根據(jù)學校實際,因地制宜開展了系列活動。“童心迎奧運 星光耀五環(huán)”系列活動便是其中的一個亮點。開學典禮上的師生同印“奧運五環(huán)”,
上升學校位于大瑤鎮(zhèn)西北,距大瑤鎮(zhèn)10多公里,由原阿鋪、藕塘、梁祠三所學校合并而成。現(xiàn)有常規(guī)教學班5個,學前、幼兒班各一個,學生200多人。教職工11人,其中大專以上學歷6人。 學校占地面積600平米,有教學樓一棟,簡易食堂、廁所各一棟。學校以“讀書、明理、做人、成材”為宗旨,以“民主、合作、開放、科學”為校訓。實行“校長全面負責,教職工民主管理”的校長負責制。近幾年來,學校堅持以新課程改革為中心,嚴格教學常規(guī)管理和教學質量管理,走“辦特色學?!敝罚虒W質量和各項指標不斷穩(wěn)步提升。
樓霞希望小學是一所全日制完全小學,學生兩百多人,一到四年級五年常規(guī)班,一個學前班。10多年來保持寧鄉(xiāng)素質教育先進單位的光榮稱號,是貧困山區(qū)教育教學的形象工程,縣級重點課題實驗小學、長沙市“五好紅旗大隊”、縣文明單位、綜合治理合格單位、安全文明校園、山村規(guī)范化完全小學。連續(xù)十多年是鄉(xiāng)崗位目標管理先進單位。 學校始終以教研教改為紅線,貫穿教學全過程,由40分鐘授課改為30分鐘授課,課改嘗試由《現(xiàn)代教育報》推介到全國。以全面發(fā)展加特長啟迪培養(yǎng)學生,成立了中樂、書畫、體育、寫作、號鼓、文娛、奧數(shù)等激趣活動小組。近幾年來學校圓滿結束了《活動教育課題研究》和《貧困山區(qū)小學活動開展》兩個課題研究,樹起了寧鄉(xiāng)縣小學素質教育的第一面紅旗,目前正在進行《新形勢下如何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的第三個市級課題研究。 近幾年來,有百多名學生在縣、市、省、國家級的各項競賽中獲獎。教師的論文有50多篇次縣、市、省、國家獲獎,有10篇次在市、省、國家級刊物上發(fā)表。 樓霞希望學校辦學思路辦學理念:爭創(chuàng)一流校,奠基棟梁村辦學目標:三全——教師全面育人,學生全面發(fā)展,師生全面提高;三特——學校有特色,教學有特點,學生有特長辦學宗旨:以人為本,師生共同發(fā)展辦學策略:以德立校,科研興校,隊伍強校辦學措施:名師帶動,特色提高,教研普及校訓:誠實文明,勤奮創(chuàng)新教風:誠心研究,誠心育人學風:勤奮好學,實踐創(chuàng)新學校定值:小巧靈活,教育教學水平一流的山村實驗學校。⊙
中山完小創(chuàng)建于1954年,有近五十年的歷史。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改辦中學,小學部曾兩度遷址。2004年,中學部全部集中到文光中學,幾度變遷的中山小學有回到祖住。 2006年12月,市教育局調整布局,確立中山完小為沙市鎮(zhèn)高華片完全小學,附設秧田完小和中洲完小兩個教學點。 現(xiàn)在本部有教學樓一棟,建筑面積1000平方米;教師宿舍樓一棟,建筑面積為700平方米;食堂樓一棟,建筑面積400平方米;浴室、廁所一應俱齊。校園占地總面積為8000平方米,且60%面積全部水泥硬化,其余均為綠化帶,學校實現(xiàn)了全封閉式教學。 本部現(xiàn)有常規(guī)教學班1-6年級六個教學班,學生170人;附設幼兒園一個,幼兒60人;并加所轄秧田、中洲兩個教學點,共有常規(guī)教學班18個,學生500余人;附設幼兒園三所,教學班9個,幼兒近300人。在職在編教師24人,幼師、保育員、工友共15人。 中山完小校址前身為初級中學,所以各方面的基礎設施較為完善,占地面積寬,活動場地大,綠化比較好,又地處永社公路旁,交通便利,是理想的辦學之所?!?
云坪學校創(chuàng)辦于70年代。學校屬于國家公辦性質的九年制義務教育完全小學。歷年來,學校取得了“廣播體操競賽”、“縣眼保健操比賽”、“優(yōu)秀家長學校”、“長沙市標桿紅旗大隊”、“中小學文藝匯演”、“學年度教育教學”、“縣號鼓隊通訊賽”、“學生綜藝素質展示”、“第七界中小學生運動會”等各級各類榮譽?! W校地處蓮花鎮(zhèn)東北角,在五峰的北大門,雷鋒和含蒲鎮(zhèn)的交界處。這里地里位置優(yōu)越,交通十分便利,生源廣泛,是一個辦學的好地方。我校校園面積5440平方米,校舍面積1915平方米,勞動基地8畝。計算機儀器設備均達市二類標準。電腦室、儀器室、實驗室、辦公室、圖書閱覽室已基本合格,使用率高。校門、校牌、圍墻俱全。學?,F(xiàn)有藏書6500冊,生均35冊。學校有電腦14臺,五、六年級均開設信息技術課程。校內綠樹成蔭、環(huán)境優(yōu)美。學?,F(xiàn)有幼兒班、一至六年級七個班,共有學生230人。我?,F(xiàn)有教師10 名,其中具備大專學歷者4名,中師學歷者6名。小學高級教師8人,小學一級教師2名,其中青年教師3名,中年教師3名,老年教師4名?! v年來,學校以“團結進取、文明求實”為校風,以“奮發(fā)向上、務實創(chuàng)新”為教風,以“尊師守紀、勤學進取”為學風,以一流的管理模式,優(yōu)良的教學質量,贏得了社會的一致好評。學校始終圍繞“管嚴教活、務實創(chuàng)新”的教學指導思想,致力于強化內部管理。制度健全,執(zhí)行過硬,常規(guī)落實到位,教育教學成果顯著。同時,我校以堅持開展、重點落實素質教育為辦學特色,取得了豐富的經驗與豐碩的成果,得到了上級領導與村民的稱贊?! 』厥走^去,我們不驕不躁;展望未來,我們信心倍增。我們全體教師將力爭把云坪學校辦成蓮花鎮(zhèn)示范性學校而努力奮斗。
紅石學校創(chuàng)辦于1956年8月,原名紅觀小學。一九七六年觀音港居委會自辦小學一所,學校改名為紅石小學,位于紅石村紅石頭組內,一九九四年十月,搬至新校址。學校占地10000平方米,建筑面積1750 平方米。 學?,F(xiàn)有教學班6個,學生194人,學前兒童32人,在職教師10人,其中男教師1人,女教師9人,中共黨員2人,具有中級職稱的教師9人,具有本科學歷的1人,??茖W歷的9人,教師思想素質好,業(yè)務能力強。 由于上級領導的重視,村支兩委的支持,學校初具規(guī)模。學校環(huán)境優(yōu)美,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青,創(chuàng)造了環(huán)境育人、知識育人的辦學特色。學校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全面推廣普通話教學,全面實施電化教學,實驗教學,學生身心素質好,個性得到了充分發(fā)展整體素質得到了全面提高。學校恪守寧靜活潑的校訓,大力倡導文明健美、勤奮好學、博取眾長的校風,歷年來,入學率、畢業(yè)率、完成率、普及率均為100%。 學校于2002年10月評為“縣級示范性學校”,2003年3月縣綠委驗收為“縣級花園式單位”,學校多次榮獲鎮(zhèn)“目標管理先進單位”。
寧鄉(xiāng)縣菁華鋪鄉(xiāng)中心小學坐落于319國道旁,位于寧鄉(xiāng)與益陽交界處,從寧鄉(xiāng)出發(fā),坐3、9路公交車均可到達,環(huán)境幽靜,交通方便。學校現(xiàn)有學生901人,教師40人。教學樓一棟,學生公寓一棟,實驗樓一棟,風雨操場一個。學校有電腦室一個,電腦64臺;多媒體教室兩間;語音教室一間;圖書室一間,藏書30000冊。學校是湖南省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實驗基地,寧鄉(xiāng)縣德育示范校,寧鄉(xiāng)縣校本培訓示范校,長沙市五星級紅旗大隊。學校辦學理念:質量立校 科研興校 特色強校 內涵發(fā)展⊙
湖南師大附小始建于1953年,學校原名湖南師范大學附屬小學,2006年經教學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實施九年一貫制教育?,F(xiàn)有學生1236人,22個教學班級,教職工57人,其中碩士學歷5人,大學本科學歷34人,湖南省特級教師2人,中學高級教師6人,小學高級教師35人。學校占地面積18860平方米,建筑面積8499平方米,設有四棟教學樓,總面積3700平方米。湖南師大附小先后三次獲得長沙市標桿紅旗大隊榮譽稱號,是湖南省首批紅領巾示范學校、全國紅旗大隊、全國雛鷹大隊,其中有兩個中隊被評為全國特色中隊、全國紅領巾手拉手助殘活動先進集體,各類比賽獲獎1209人次,學校獲得各種獎勵和榮譽稱號73次,隊活動向省市開放7次,紅領巾藝術團參加省、市級演出13次,少先隊員接待美國駐華大使館教育參贊、泰國民校教師訪問團、美國伊力諾州立大學訪華團等外賓來訪11次。建于1953年,學校名叫湖南師范大學附屬小學,2006年經教學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實施九年一貫制教育?,F(xiàn)有學生1236人,22個教學班級,教職工57人,其中碩士學歷5人,大學本科學歷34人,湖南省特級教師2人,中學高級教師6人,小學高級教師35人。學校占地面積18860平方米,建筑面積8499平方米,設有四棟教學樓,總面積3700平方米。200米6條標準環(huán)形跑道的塑膠操場。以長廊為紐帶,以花壇為點綴將南北兩棟教學樓、旭日樓、逸夫樓、西樓、運動區(qū)和綠化區(qū)聯(lián)成一個和諧的有機整體,自然寧靜和秀美的湖南師范大學子校校園與岳麓山的整體自然風光融為一體,處處體現(xiàn)出以“經世致用,實事求是“的湖湘文化精神?! 〗ㄐ?5年來,1993年首批進入長沙市規(guī)范化學校行列,1994年被市教委和體委授予田徑傳統(tǒng)項目學校,1998年通過長沙市督導團評估驗收,成為長沙市首批師范性完全小學,2003年被湖南省教育廳,共青團湖南省委分別授予省現(xiàn)代化教育技術試驗學校,湖南省首批紅領巾師范學校,2005年被中國教育學會授予中國西部教育顧問單位,2007年被評為湖南師范大學安全模范單位和“三育人”先進集體,學校成為國務院僑務辦公室華文教育小學考察基地近年來,湖南師范大學子弟學校始終堅持“面向全體學生,關注終身發(fā)展”的辦學思想,結合新時期素質教育的要求,依照“人文立校,精細治校,科研興校,特色強校”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大力弘揚“誠實、守紀、文明、愛校”的優(yōu)良校風和“勤奮、踏實、博學、探索”的嚴謹學風,遵循“聚才育人,才從才來”的師資隊伍策略,踐行“體驗實踐,自我教育”的德育工作途徑,不斷創(chuàng)新“以學促教,自主合作”的課堂教學理念,從嚴治校,科學管理,立足湖南,走向全國。2005年~2007年,學生共有1738人次獲獎,資中國家級209人次,省級744人次;教師共有238人次獲獎,在公開刊物上發(fā)表論文31篇,其中國家級10篇,省級21篇。學校成為三個全國“十五”規(guī)劃課題的試驗學校,被評為小學語文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課題全國標兵學校。由該校部分教師獨立完成的《優(yōu)化閱讀教學》課題獲湖南省第六屆基礎教育教研教改成果二等獎。2005年該校“超級伙伴齊步走”,以10秒36的好成績奪得全省冠軍,校田徑隊獲長沙市田徑運動會男子團體總分第一名;2006年,由李紅穎老師訓練的合唱隊獲得全國少年兒童藝術展演二等獎,應邀赴珠海參加演出。學校三次迎接了全國小學校長來校進行湖南歷史名校考察觀摩,幾次接待泰國、馬來西亞、印尼、美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qū)的華人教師研修班學員來校觀摩學習。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小程序
APP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