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市第四十八中學創(chuàng)建于1958年,地處沈河區(qū)九緯路23號,是一所全日制完全中學。多年來,學校秉承“以人為本,和諧發(fā)展”辦學理念,以科學規(guī)范的管理,贏得了社會和家長的普遍認可。曾先后榮獲全國中小學科研興校示范基地、遼寧省小作家協會小作家基地重點校、省級圖書管理示范校、沈陽市花園式學校、沈陽市平安校園、沈陽市A級規(guī)范化考點、沈陽市教育協會先進單位、沈河區(qū)教育系統先進黨支部、沈河區(qū)德育示范校、沈河區(qū)體衛(wèi)工作優(yōu)秀學校等榮譽?! ∽呓@所現代化的校園,迎面看到的是設計簡潔獨特、獨具匠心的、寓意48中人虛心向上的精神風貌的校標。校園內整體環(huán)境布局合理,噴泉、假山、亭廊錯落有致。標志性的雕塑群與文化走廊,體現自主設計與整體規(guī)劃結合的教室布景,師生良好的精神面貌,構成學校獨特的文化底蘊和蓬勃向上的校風。 學校占地面積11204平方米,擁有現代化教學樓兩棟,內設30個標準化教室,設備先進的理化生實驗室、電子備課室、微機室、多媒體教室、學生閱覽室及各學科專用教室。圖書館藏書六萬余冊,每日定時向學生開放。學?,F有26個教學班,學生一千余名,教職員工一百三十余人,其中市級骨干教師4人,區(qū)級骨干教師二十余人。青年教師徐波曾獲全國新課程音樂教學觀摩課一等獎,第十一屆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遼寧賽區(qū)美聲唱法優(yōu)秀歌手獎;肇寧寧獲得國家級優(yōu)秀課二等獎;劉晶獲得國家級優(yōu)秀課;張稔分獲得遼寧省、沈陽市一等優(yōu)秀課;王玲獲沈陽市一等優(yōu)秀課;李旭獲沈陽市優(yōu)秀課二等獎;張清獲沈陽市中學美術教師基本功大賽二等獎;張娜獲得沈陽市中學音樂學科教師基本功大賽二等獎。和諧的辦學環(huán)境,優(yōu)秀的師資,使學校擁有良好的社會聲譽。 “貼民情,解民意,排民難,聚民心。”學校黨支部以“內增凝聚力、外強競爭力”為工作核心,以“四高”(遵守常規(guī)標準高、提升質量成績高、完成工作質量高、保持先進覺悟高)為具體要求,以“三為”活動、慶祝黨的生日為契機,開展形式多樣的黨員教育活動,引導黨員及黨外積極分子在工作中彰顯共產黨員的先進性,成為學校的一面面旗幟。 校工會充分利用婦女節(jié)、教師節(jié)、國慶節(jié)、新年等節(jié)日,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師娛樂活動;校共青團創(chuàng)新工作模式,積極帶動廣大青年教師投身學校的各項事業(yè)中去,業(yè)余黨校引導青年學生堅定政治信仰;老干部工作做到了活動有新舉措,內容有新特色。 在“科研興校”理念的指引下,學校著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質高、教學水平過硬、科研能力強的教師隊伍,以新課改為契機,逐步構建以“嚴謹、協作、匠心、高效”為教風,“自主、善思、篤學、創(chuàng)造”為學風的課堂模式,同時探索開展研究性學習課程和校本課程建設的方法并已初見成效。 學校強化教師的主體意識和研究意識,以教學反思促進教師的反思性教學習慣的形成。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強調“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方式的運用,引導學生向獨立思考與合作探究相結合的方向發(fā)展。“十五”期間,學校承擔國家級及省級課題各一項,市級課題三項。2004年,我校《研究性課題的實踐與探索》課題組的研究經驗在市教研室組織的交流會上得到了好評和推廣。 學校堅持以德育為首的辦學宗旨,以培養(yǎng)學生生存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和交往能力為目標,為學生搭建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平臺。藝術節(jié)、體育節(jié)等豐富多彩的課余文化生活綻放著學生們的個性與魅力。學校先后獲得了2005年中共沈陽市委、沈陽市教育局等單位舉辦的“中學生版權保護”主題教育征文活動優(yōu)秀組織單位,2005年沈河區(qū)教育局“中國人、中國心”讀書征文優(yōu)秀組織獎,2005年沈河區(qū)中小學生軍訓成果展示活動優(yōu)秀單位,2005年全區(qū)體育活動總分第一名,沈河區(qū)中小學乒乓球比賽高中組第二名、初中組乒乓球比賽獲團體第一名。2006年沈河區(qū)八運會學生組亞軍及體育道德風尚獎等多項榮譽?! o論是賽場上的矯健英姿,還是中、高考的金榜題名,48中學的學子用驕人的成績,證明著自身的價值:徐珊珊全國物理竟賽二等獎;周明等七名同學在沈陽市首界清華陽光杯研究性學習大賽決賽中榮獲沈陽市二等獎;李嬌同學以優(yōu)異成績考入吉林大學;在2005年高考中,姚海南同學以541分被遼寧大學錄取。在2006年的中考中,有6人考取二中,考取省重點以上學校80余人。2007年,我校高考再傳佳績,有13人被一批本科院校錄取,13人被二批本科院校錄取,在同類學校中處于領先位置。
沈陽市第十七中學學校始建于1949年,是一所隸屬于沈河區(qū)的全日制完全中學,學校坐落于沈陽市沈河區(qū)桃源街114號,毗鄰沈陽市五愛市場。高中辦學具有三十多年的歷史。占地面積15818平方米,擁有建筑面積為11643平方米的兩幢現代化教學大樓(內設50個標準化教室)和200米塑膠跑道操場及標準的足球、籃球場地。學?,F有教學班32個,在校學生1367人。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專任教師130名,其中研究生學歷教師15名,本科學歷126人,高級教師28名,學校教學設備精良,其中電子備課室、多媒體教室及各類實驗室均達到遼寧省示范性高中標準?! W校校園環(huán)境優(yōu)雅,綠樹成蔭,鳥語花香,是學子們汲取知識、求知成才的理想場所?! W校秉承“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現代教育理念,圍繞著“讓每個孩子都成人,讓每位教師都發(fā)展,讓每個家長都放心”的辦學思想,在教育教學探索中,引進“洋思經驗”,實施分層教學,改革課堂教學模式成效顯著,突顯學校體藝特色。先后獲得“全國中語會”創(chuàng)新寫作教學研究與實驗課題組先進學校、國家級重點課題先進學校、沈陽市綠化先進單位、沈河區(qū)中小學體育示范學校、沈河區(qū)校本研訓先進單位、全國青少年文明禮儀示范基地、遼寧省百行百業(yè)高信譽單位等多項榮譽稱號。2005年十七中學再獲佳績,真正實現了“低分進,高分出”,成為沈陽市一般高中成績上升幅度最大的學校之一。一批本、二批本上線人數居沈河區(qū)一般高中第一名,2006年,實現歷史性突破,成為沈河區(qū)一般高中里錄取分數最高的學校。2007年5月晉升為市級重點高中。目前學校正由一所全日制完全中學過渡到一所獨立的市級重點高中。一個激情的十七,和諧的十七,質量的十七,綠色的十七,開放的十七正從希望中向人們走來!
校園占地面積 4. 7 萬平方米 ,建筑面積3. 5 萬平方米 。主要建筑有教學樓、綜合樓、體育館。 其中,新建的 1. 2 萬平方米 的現代化的綜合教學樓和留學生餐廳,已經在去年8月開始投入使用。 唯一一所公辦性質的外國語學校。其前身是沈陽市第32中學,創(chuàng)建于1954年,1993年經市政府批準更名為沈陽市外國語學校?! W校坐落于沈陽市和平區(qū)南京南街,北畔,占地面積3.75萬m2,建筑面積3.3萬m2。50余年的發(fā)展歷程,為沈陽市外國語學校積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辦學經驗,時至今日,學校在“以人為本、依法治校、以德治校、特色立校、對外開放、和諧發(fā)展”辦學理念的指引下,已經發(fā)展成為一所擁有初高中在校生1800余名、外國留學生100余名,囊括初中義務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留學生教育的普通完全中學,并形成了以普通教育為主體、以外語教育和國際教育為特色的辦學格局?! W校是沈陽市最早從事小學、中學階段留學生教育的國際化學校,是的專業(yè)教師8名,英文外籍教師2名。到目前學校共接收韓國留學生300余人,現有在讀留學生85人?! W校根據留學生的漢語基礎情況對留學生進行分層次教學,共有五個教學類別班,分別是:入門班、基礎班、初級班、中級班、高級班。學校對外漢語教學經驗豐富,課程設置規(guī)范,在校留學生的漢語測試成績一直位列沈陽市同等學校首位?! W校以優(yōu)秀的師資,良好的教學和生活設施,人性化的管理,吸引著一批又一批留學生選擇到這里學習漢語,了解漢語文化和,并完成學業(yè),在國際交流與合作的舞臺上發(fā)揮作用。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小程序
APP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