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建始縣第一中學始建于1943年,迄今已有六十年歷史,是湖北省首批重點高中之一,恩施州自治州示范高中,省級文明單位。 學校占地141.5畝,校園建筑面積5.5萬平方米,背倚青山,下臨碧水,綠樹與群樓掩映,書聲與水聲同響,環(huán)境優(yōu)美。擁有全省一流的理化生實驗室,全省一流的校園信息網絡;音樂室、美術室、勞技室,器材齊備。圖書室、閱覽室、語音室一應俱全。是莘莘學子理想的求學之所。
利川一中全稱為“湖北省利川市第一高級中學”,當?shù)厝肆晳T簡稱其為 利一中 或 一中,[1]1938年建校,總占地面積為6萬平方米,主要分為教學、生活、運動三個區(qū)域,在校學生4388人,教師200余人。湖北省重點中學之一,全日制公辦高中。利川一中誕生于抗戰(zhàn)初期的一九三八年,71年的戰(zhàn)斗歷程,幾度滄桑,幾度輝煌,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如今已躋身于“湖北省示范學?!薄ⅰ昂笔∥拿鲉挝弧?、“湖北省校園建設與管理先進單位”、“湖北省德育先進單位”“湖北省優(yōu)秀考點”、“恩施州教學質量優(yōu)勝學?!?。 ● 1905 年 利川縣立高等小學堂 ● 1938年10月 開辦初中,更名為“湖北省立聯(lián)合中學利川初中分?!?。[2]?1938年7月,日寇步步進逼,武漢外圍軍情緊急。湖北省主席陳誠決定把全省公私中學合并,向鄂西山區(qū)轉移,組成湖北省立聯(lián)合中學,省立黃岡初級中學在校長張翮帶領下遷到利川與漢口實驗中學合并,稱湖北省立聯(lián)合中學利川初中分校。但是黃岡初中的師生隨之西遷的是極少數(shù),絕大多數(shù)師生仍留在鄂東。 ● 1958年 開辦高中,又更名為“利川縣第一中學”,成為一所完中,即從初中一年級至高中畢業(yè)都設有師資和班級的學校。 ●1972年初 利川一中在汪營鎮(zhèn)蘇家橋村,與利川二中一墻之隔利川一中師范班,更名為利川縣師范學校。[3]? ● 1986年 利川撤縣建市,學校更名為“利川市第一中學”且不再招收初中生。
升騰于郁江河畔的一顆璀璨的教育明珠-----利川市第四高級中學,于古老與文明生輝,在開拓與創(chuàng)新中勃發(fā)。 學校自1956年建校以來,經54年的風雨兼程,歷無數(shù)教師的辛勤耕耘,取得累累碩果。校址在原利川縣最早的三所書院之一-------雙江書院的遺址上。學校坐落在忠路鎮(zhèn)后江河畔,依山傍水、古樹參天,地勢開闊平坦,遠離鬧市,是理想的辦學場所。 如今的利川四中校園占地四萬多平方米,校園內佳木繁蔭,環(huán)境清幽。大有鳥語花香伴晨讀,流水潺潺入夢來之感。無處不透出濃濃溫馨和勃勃生機。高大的教學樓接納了20個教學班,1600多名蕓蕓學子,76位專職教師播種著知識的種子,其中高級教師15人,省、州、市級骨干教師3人。
利川市第三中學始建于1956年8月,位于世界優(yōu)秀民歌《龍船調》的故鄉(xiāng)—柏楊壩鎮(zhèn),緊鄰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水井古建筑群。學校面臨洪衛(wèi)湖,依傍燕兒山,湖光山色、交相輝映,景色優(yōu)美、氣候宜人。“利(川)云(陽)”、“利(川)奉(節(jié))”省際公路穿鎮(zhèn)而過,學校距離利川市城區(qū)僅20多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學?,F(xiàn)有23個教學班,在校學生1800人。在職教師80多人,專業(yè)覆蓋語、數(shù)、外、政、史、地、理、化、生、音、體、美、計算機等,年齡結構合理,其中中學高級教師10人,中學一級教師42人。
清江河畔的明珠——恩施市第二中學,地處恩施老城區(qū)鰲脊山下清江河畔,是恩施市教育局直屬的一所面向全市城鄉(xiāng)招生的全日制住宿高級中學。校園依山傍水、林木蔥蘢,花草飄香,風景宜人?! W校創(chuàng)辦于1961年9月,校址及辦公地點在恩施縣城關古城皇廟內(現(xiàn)四維街小學),當時校名叫“恩施縣城關鎮(zhèn)民辦中學”。1965年改名為“恩施縣第九中學”。1974年與恩施縣柿子壩中小學互換校址,辦學地點設在柿子壩。1981年改名為“恩施縣柿子壩高中”。1982年成立“恩施市”,學校又更名為“恩施市一中”,為市重點中學。1984年,市、縣合并,又更名為現(xiàn)在的“恩施市第二中學”?! W校占地33000平方米,建筑面積30000平方米。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小程序
APP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