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4-07-12 15:18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易錯考點16】巴洛克時期音樂風格特征
(1)通奏低音;
(2)協(xié)奏風格;
(3)即興處理;
(4)情感因素。
易錯指數(shù):★★★★★
【試題過關·單選】1673年葡萄牙傳教士徐日昇來到北京,向康熙皇帝進獻了管風琴和古鋼琴各一臺,此時在這兩件樂器的故鄉(xiāng)歐洲,當?shù)匾魳返闹匾獎?chuàng)作特征是( )。
A.以格里高利圣詠為創(chuàng)作中心 B.從半音化走向無調性
C.通奏低音 D.主導動機的運用
【答案】C。1673年為西方巴洛克時期,這一時期的音樂特點主要有四點:通、協(xié)、即、情。故本題選C。
【易錯考點17】歌劇的起源
歌劇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臘時期的悲劇,這種藝術形式是歌劇藝術產生的根源。
歌劇于16世紀末最終產生在意大利的佛羅倫薩。
易錯指數(shù):★★★★★
【試題過關·單選】巴洛克時期( )是歐洲最有影響的音樂之邦。
A.德國 B.法國
C.意大利 D.英國
【答案】C。歌劇在巴洛克時期的意大利誕生,涌現(xiàn)出了大批的音樂家。故本題選C。
【易錯考點18】歌劇-詠嘆調、宣敘調
詠嘆調(Aria)即抒情調。這是一種配有伴奏的一個聲部或幾個聲部以優(yōu)美的旋律表現(xiàn)出演唱者感情的獨唱曲,它可以是歌劇、輕歌劇、神劇、受難曲或清唱劇的一部分,也可以是獨立的音樂會詠嘆調。
宣敘調指的是歌劇、清唱劇、康塔塔等大型聲樂中類似朗誦的曲調。它原本是與詠嘆調(Aria)并用的一種樂曲,常在詠嘆調之前,具有“引子”的作用。十八世紀,“說話式”(Parlando)的宣敘調出現(xiàn),其特點是詞句在同一音上作快速吐字。因這種宣敘調缺乏抒情性,故亦稱之為“干燥的宣敘調”。
易錯指數(shù):★★★
【試題過關·單選】( )又稱“朗誦調”是歌劇或清唱劇中速度自由,伴隨簡單的朗誦或說話似的歌調。
A.宣敘調 B.詠嘆調
C.抒情調 D.詠敘調
【答案】A。A項也稱“朗誦調”,是一種基于語言音調的吟唱性曲調。大多節(jié)奏自由而伴奏亦較簡單。在歌劇或清唱劇等大型聲樂曲中,人物間的對話通常均用宣敘調;B項即抒情調;C項是一種配有伴奏的一個聲部或幾個聲部以優(yōu)美的旋律表現(xiàn)出演唱者感情的獨唱曲;D項是融詠嘆調與宣敘調為一體,篇幅不大,與小詠嘆調相似的獨唱曲。故本題選A。
【易錯考點19】威尼斯歌劇代表人物-蒙特威爾第
1637年,在威尼斯出現(xiàn)了第一座歌劇院——圣卡西亞諾,使歌劇從貴族沙龍和宮廷走向市民階層,加速了威尼斯歌劇的發(fā)展。代表作曲家:蒙特威爾第。
蒙特威爾第,意大利作曲家。他既是文藝復興晚期最后一位偉大的牧歌作曲家,又是巴洛克早期意大利歌劇的奠基者之一。代表作品:《奧菲歐》,該作品被稱為歌劇史上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歌劇。
易錯指數(shù):★★★★
【試題過關·單選】世界上第一個使用管弦樂為歌劇伴奏的是( )。
A.巴赫 B.亨德爾
C.蒙特威爾第 D.普契尼
【答案】C。蒙特威爾第,意大利作曲家。代表作品《奧菲歐》是蒙特威爾第的第一部歌劇,也是他現(xiàn)存的最早的舞臺作品被稱為歌劇史上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歌劇。第一次采用管弦樂隊為歌劇伴奏,并區(qū)分開詠嘆調和宣敘調,被看作是文藝復興晚期通往巴洛克的一個重要橋梁。A項德國著名的作曲家、管風琴家,被稱為“西方音樂之父”“復調音樂大師”代表作品《馬太受難曲》《平均律鋼琴曲集》等;B項是英籍德國作曲家,被稱為“英國民族音樂家”代表作品:《彌賽亞》等;D項意大利音樂家,代表作品:《蝴蝶夫人》《圖蘭朵》等。故本題選C。
【易錯考點20】歌劇-那不勒斯歌劇
那不勒斯(也譯為“拿波里”)是意大利歌劇發(fā)展的最后一個城市,始于17世紀末,至18世紀定型為正歌劇,這種歌劇的影響力一直延伸到了19世紀。它常以虛構的歷史或英雄事跡為題材,而且由于對美聲的追求,使那些既具有男性的強有力肺活量又帶有女性柔美明亮音色的“閹人”歌手盛行起來。代表作曲家:A·斯卡拉蒂。
A·斯卡拉蒂,意大利作曲家,那不勒斯歌劇的創(chuàng)始人。他確立了ABA形式的“返始詠嘆調”,并確立了意大利歌劇序曲“快-慢-快”的典型形式。
易錯指數(shù):★★★★
【試題過關·單選】在那不勒斯樂派的歌劇中,最重要的是( )。
A.宣敘調 B.詠嘆調
C.合唱 D.重唱
【答案】B。那不勒斯是意大利歌劇發(fā)展的最后一個城市,始于17世紀末,至18世紀定型為正歌劇,這種歌劇的影響力一直延伸到了19世紀。意大利作曲家A·斯卡拉蒂是那不勒斯歌劇的創(chuàng)始人,他確立了ABA形式的“返始詠嘆調”。故本題選B。
責任編輯:欣欣
上一篇: 特崗音樂教師考試易錯考點西方音樂史3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