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4-07-12 15:15 教師招聘網(wǎng) [您的教師考試網(wǎng)]
【易錯考點11】文藝復興時期-音樂風格特征
(1)提倡用母語進行歌曲創(chuàng)作;
(2)各國各民族開始注重自身音樂風格的建立;
(3)強調音樂與歌詞的聯(lián)系,出現(xiàn)“詞語描繪”的創(chuàng)作手法;
(4)開始追求聽覺的舒適與愉悅,避免不協(xié)和音程的出現(xiàn);
(5)注重將協(xié)和音程放在強拍位置;
(6)出現(xiàn)獨立器樂曲,拓展了創(chuàng)作的空間。
易錯指數(shù):★★★★
【試題過關·單選】關于文藝復興音樂特征及風格,錯誤的是( )。
A.旋律以級進為主
B.曲式結構較單一
C.采用已經(jīng)擴展到12個調式的中古調式
D.音樂織體以四聲部模仿復調織體為標準
【答案】B。文藝復興時期的旋律以級進為主,是歌唱性的,調式上采用已經(jīng)擴展為12個調式的中古調式,其音樂織體以四聲部模仿復調織體為標準,曲式結構較為自由而多樣化,復調模仿式曲式逐漸取代了與詩歌結構緊密配合的分段性曲式。故本題選B。
【易錯考點12】文藝復興時期-主要樂派
易錯指數(shù):★★★★
【試題過關·單選】
1.下列屬于文藝復興時期羅馬樂派音樂家的是( )。
A.帕萊斯特里那 B.班舒瓦
C.蒙特威爾第 D.巴赫
【答案】A。A項為文藝復興時期羅馬樂派代表人物;B項為勃艮第樂派代表人物;C項為巴洛克時期威尼斯歌劇的代表人物;D項為巴洛克時期代表音樂家。故本題選A。
2.14-15世紀,英國作曲家( )開創(chuàng)了文藝復興音樂的新風格。
A.塔里斯 B.伯德
C.鄧斯泰布爾 D.普塞爾
【答案】C。鄧斯泰布爾是15世紀英國最偉大的作曲家,其作品和音樂風格在歐洲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力,保存至今的作品大約有70多首,數(shù)量最多且在歷史上最為重要的都是三聲部的聲樂作品,具有很強的表現(xiàn)力和感人的抒情性,對文藝復興音樂理論和實踐有很大影響。故本題選C。
3.16世紀意大利的音樂創(chuàng)作中,被稱為“教會音樂的救星”的羅馬樂派代表人物是( )。
A.帕萊斯特里那 B.維拉爾特
C.安德烈·加布里埃利 D.喬瓦尼·加布里埃利
【答案】A。羅馬樂派以創(chuàng)作宗教音樂為主,帕勒斯特里那是該樂派的創(chuàng)始人。他是教會復調音樂的救星,其宗教音樂作品肅穆純凈、勻稱清新,節(jié)奏簡潔而和諧,他還開創(chuàng)了無伴奏合唱的先例。故本題選A。
4.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樂派有( )。
A.尼德蘭樂派 威尼斯樂派 羅馬樂派 B.威尼斯樂派 羅馬樂派 意大利樂派
C.尼德蘭樂派 維也納樂派 羅馬樂派 D.尼德蘭樂派 維也納樂派 意大利樂派
【答案】A。維也納樂派屬于古典主義時期。文藝復興時期誕生了許多著名的音樂流派,如勃艮第樂派、佛蘭德樂派、羅馬樂派、尼德蘭樂派、威尼斯樂派等。故本題選A。
5.以迪費和班舒瓦兩位作曲家為代表的勃艮第樂派廣泛吸取了歐洲各地的音樂因素,他們的作品有法語歌謠、彌撒曲、贊歌等,下列關于勃艮第樂派描述不正確的是( )。
A.文藝復興時期歐洲早期復調聲樂流派,盛行于勃艮第地區(qū)
B.創(chuàng)作體裁:彌撒曲、經(jīng)文歌、尚松
C.受英國音樂的影響形成早期主調因素
D.代表作曲家若斯坎是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作曲家之一
【答案】D。D選項本身描述無誤,但是若斯坎是法-弗蘭德樂派第二階段的代表人物,不是勃艮第樂派的代表人物。故本題選D。
6.加布里埃里叔侄兩人代表了文藝復興時期( )的最高水平。
A.弓弦樂器 B.古鋼琴
C.魯特琴 D.管風琴
【答案】D。威尼斯樂派的加布里埃里叔侄二人代表了文藝復興時期管風琴創(chuàng)作的最高水平。詩琴、豎琴、弓弦樂器、管樂器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發(fā)展。故本題選D。
【易錯考點13】文藝復興時期-德國宗教改革
德國宗教改革是16世紀歐洲教會的一場重要的變革運動。領袖是馬丁·路德。他把音樂的改革作為宗教改革的重要部分。新教音樂與以往天主教音樂的不同,主要反映在用母語唱圣歌和恢復了全體教眾同唱贊美詩的制度,體現(xiàn)了宗教的平民化與大眾化,這些圣歌在不同的國家被冠以不同的名稱:在德國被稱為眾贊歌,在法國和瑞士被稱為格律詩篇,在英國則被稱為禮拜樂和贊美歌。馬丁·路德的贊美詩《我們的主是堅固堡壘》被恩格斯稱為“16世紀的馬賽曲”。
易錯指數(shù):★★★★★
【試題過關·單選】
1.1529年,馬丁·路德作詞的眾贊歌《我們的主是堅固堡壘》被恩格斯譽為“16世紀《馬賽曲》”。該曲采用的歌詞為( )。
A.英文 B.拉丁文
C.德文 D.意大利文
【答案】C。16世紀時,德國馬丁·路德發(fā)起了宗教改革,改革內容之一是將眾贊歌使用的拉丁文改為本民族語言。故本題選C。
2.馬丁·路德的宗教音樂改革運動是( )天主教歷史上最重大的事件。在其改革中,宗教音樂出現(xiàn)了新形式的圣詠合唱——眾贊歌。
A.16世紀 B.15世紀
C.14世紀 D.13世紀
【答案】A。德國宗教改革是16世紀歐洲教會的一場重要的變革運動。宗教改革的領袖是馬丁·路德。宗教改革運動改變了羅馬教會長期統(tǒng)一的禮拜儀式、宗教音樂和教會語言等諸多方面。新教音樂與以往天主教音樂的不同,主要反映在用母語唱圣歌和恢復了全體教眾同唱贊美詩的制度,體現(xiàn)了宗教的平民化與大眾化,這些圣歌在不同的國家被冠以不同的名稱:在德國被稱為眾贊歌,在法國和瑞士被稱為格律詩篇,在英國則被稱為禮拜樂和贊美歌。故本題選A。
【易錯考點14】文藝復興時期-樂器
文藝復興時期的樂器發(fā)展日漸完善,當時常用的樂器大致分為三大類,即弦樂器、管樂器、鍵盤樂器。
弦樂器:彈撥樂器——琉特琴族是當時最流行的樂器,它可作為獨奏樂器或伴奏樂器;弓弦樂器——古提琴家族的維奧爾琴。
管樂器:短號、小號、笛、雙簧管和低音管等。
鍵盤樂器:管風琴、古鋼琴、大鍵琴等。其中管風琴在教堂音樂中運用得較為普遍。
易錯指數(shù):★★★★★
【試題過關·單選】16世紀運用最廣的一種樂器是( ),它有豐富的演奏技法,采用獨特的記譜方法。
A.豎笛 B.小號
C.維奧爾琴 D.琉特琴
【答案】D。16世紀,運用最廣泛的樂器是琉特琴。故本題選D。
【易錯考點15】巴洛克時期音樂
西方音樂史上通常將1600—1750年這一百五十年的歷史稱為巴洛克(Baroque)時期,即從第一部歌劇誕生開始到巴赫去世為止。巴洛克音樂是一種宏偉、壯觀、熱情如火、充滿活力的音樂,它強調情感的表現(xiàn)和充滿戲劇性的對比,在細節(jié)上又非常重視裝飾性。
易錯指數(shù):★★★★
【試題過關·單選】“巴洛克”一詞原指不規(guī)則的( )。
A.珍珠 B.瑪瑙
C.青翠 D.鉆石
【答案】A。巴洛克(Baroque)原指不規(guī)則的珍珠,西方音樂史上通常將1600-1750年這150年歷史稱為巴洛克時期。故本題選A。
責任編輯:欣欣
上一篇: 特崗音樂教師考試易錯考點西方音樂史2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