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每日一練 2024(3月16日)
https://jiaoshi.huatu.com 2024-03-16 02:32 中國教師資格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 ? ?

? ?
1.中國近代制度化教育(即正規(guī)教育)興起的標志是( )。
A.學制的出現
B.學校的出現
C.學堂的出現
D.廢科舉、興學堂
2.華老師帶領幼兒園小朋友進行戶外活動,突然下了一場太陽雨,天空出現了一條彩虹,小朋友們一個個興趣高漲,議論紛紛。于是華老師決定終止原來的活動計劃,開展一次題為“彩虹的秘密”的科學活動,讓小朋友們探究彩虹是如何形成的。這體現了課程實施的( )。
A.忠實取向
B.相互適應取向
C.創(chuàng)生取向
D.工具理性取向
3.我國古代的“六藝”和古希臘的“七藝”,在課程分類中,都屬于( )。
A.學科課程
B.活動課程
C.顯性課程
D.隱性課程
4.和觀察法相比,實驗法( )。
A.能夠確定變量間的因果關系
B.是“科學研究的前門”
C.可以在自然狀態(tài)下獲取教育事實數據
D.應用范圍廣
5.我們覺得飛機在高空中發(fā)出的聲音大于蚊子在耳邊的叫聲,體現了知覺的( )
A.恒常性
B.選擇性
C.整體性
D.理解性
- 答案及解析:
- 1.【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制度化教育的特征。中國近代制度化教育(即正規(guī)教育)興起的標志:清末1905年的“廢科舉,興學堂”以及頒布了全國統(tǒng)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學制。故本題選D。
- 2.【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課程實施的取向。辛德等人將課程實施或研究課程實施的取向分為三種:忠實取向、相互調適取向、課程締造取向(創(chuàng)生取向)。其中,課程創(chuàng)生取向認為,真正的課程是教師與學生聯(lián)合締造的教育經驗,課程實施本質上是在具體教育情境中締造新的教育經驗的過程。既有課程計劃只是這個經驗締造過程中可供選擇的媒介之一而已,課程實施反而更看重參與者建構教育經驗。題干中的教師結合實際情況創(chuàng)造性的開發(fā)課程,體現出課程創(chuàng)生的取向。故本題選C。
- 3.【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學科課程。學科課程是指從各門科學領域選擇部分內容、分門別類地組織起來的課程體系。我國古代的“六藝”和古希臘的“七藝”都是學科課程。B項:活動課程又稱兒童中心課程、經驗課程,是為打破學科邏輯組織的界限,從兒童的興趣和需要出發(fā),以活動為中心組織的課程。不合題意,故不選。C項:顯性課程亦稱公開課程,是指在學校情境中以直接、明顯的方式呈現的課程。顯性課程的主要特征之一是計劃性,這是區(qū)分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的主要標志。不合題意,故不選。D項:隱性課程也稱為潛在課程,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從具體學習環(huán)境中所獲得的“計劃外”的知識、觀念、情感等,不是課程計劃中所預期的東西,如學校的物質環(huán)境、校風、學風等。不合題意,故不選。故本題選A。
- 4.【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實驗法。實驗研究法是根據研究目的,運用一定的人為手段,主動干預或控制研究對象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通過觀察、測量、比較等方式探索、驗證所研究現象因果關系的研究方法。實驗研究的目的是發(fā)現事物間的因果關系,是各類研究中唯一能確定因果關系的研究。B項:觀察法被稱為“科學研究的前門”。不合題意,故不選。C項:這是觀察法的優(yōu)點,不合題意,故不選。D項:實驗法應用范圍有限,有些問題難以用實驗的方法來解決。不合題意,故不選。故本題選A。
- 5.【答案】A 【解析】本題考察知覺的特征。盡管物體距離我們的距離發(fā)生了變化,聲音聽起來減弱了,但我們仍然能感知它的存在為原來的聲音,體現了知覺的恒常性。故本題選A。
點擊查看答案

推薦閱讀:
教師資格考試公告
教師資格考試大綱
教師資格報考條件
教師資格準考證打印
責任編輯:欣欣
<上一頁1下一頁>
換一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