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4-01-25 09:58 教師招聘網(wǎng) [您的教師考試網(wǎng)]
四、說教學過程
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教學目標和學生學情分析,我設計的教學過程如下:
(一)詩歌導入,激發(fā)興趣
借助多媒體展示圖片介紹作者,激發(fā)學生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認字識字是閱讀寫作的基礎,因此我會要求學生自由的閱讀課文,并圈出不認識的字句借助工具書自主查詢。這樣做,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個人用工具書的能力會得到提升。生字詞結束后,會帶領學生理清文章脈絡,讓學生請根據(jù)自己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給文章劃分結構,并說說理由。引導學生在閱讀課文基礎上,準確把握作者觀點,理解文章內(nèi)容。學生明確:全文可劃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痛悼母親逝世,引出對母親的回憶第二部分,敘述母親及家庭情況,是對“很多事情”的具體回憶,第三部分,在前文敘述的基礎上,轉(zhuǎn)而以抒情、議論的筆觸來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懷念。
(三)研讀課文,深入分析
在研讀環(huán)節(jié)我將帶領學生具體分析課文文本。首先讓學生分小組討論,提問:作者在開頭表達了怎樣的情感?開頭與全文的關系是什么?學生明確:開門見山,點出記敘的內(nèi)容,交代了作者的寫作緣由,高度概括了母親勤勞一生的特點,“勤勞”二字正是總領全文的核心,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調(diào)。 緊接著提問:思考作者回憶了母親的哪些往事?這些事例表現(xiàn)了母親怎樣的品質(zhì)?學生回答:母親的“勤勞”主要通過兩個方面的事例體現(xiàn)出來第一個層面,是在貧苦的家境中表現(xiàn)母親的品質(zhì),主要寫了以下的事情;母親含辛茹苦地養(yǎng)育子女、支撐家庭﹔母親每日辛勤地勞動;“我”幫助母親勞作,母親教我生產(chǎn)知識母親用自己的聰明勤勞,維系著一家人的吃穿用度;母親在家庭中任勞任怨,待人和藹,寬厚仁慈。第二個層面,是在更廣闊的社會背景下敘述具體事例,凸顯母親形象,事例有:母親對窮苦農(nóng)民的同情和對為富不仁者的反感;父母親節(jié)衣縮食培養(yǎng)“我”讀書;母親支持“我”參加新軍和同盟會;母親離不開土地,習慣勞作;母親支持“我”的事業(yè),一直過著勤苦的農(nóng)婦生活;母親直到老年,仍熱愛勞動。這些事例,表現(xiàn)出母親勤勞吃苦、儉樸能干,任勞任怨、寬厚仁慈,愛憎分明,有遠見、識大體,同情革命、支持革命等優(yōu)秀品質(zhì)。母親既是一位普通的農(nóng)婦,又是偉大人民中的一員。同時又提問:作者在記敘事情的同時,穿插了精當?shù)淖h論。找出文中議論性的語句,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它們的含義并體會其作用。學生明確:文章的一大寫作特點就是夾敘夾議,以記敘為主,其間穿插著若干議論性語句。如: “母親最大的特點是一生不曾脫離過勞動。”一句總括性的評價,呼應開頭,也表明至此段結束了對往事的回憶。 “母親是一個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國千百萬勞動人民中的一員,但是,正是這千百萬人創(chuàng)造了和創(chuàng)造著中國的歷史。”母親勤苦一生,任勞任怨,反抗地主豪紳的欺壓,堅強不屈,母親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農(nóng)婦,她是“平凡的”,但正是像母親這樣的千百萬勞動人民,中國的現(xiàn)在、未來都將是勞動人民的。這句議論,將對母親的深情與對民族、對廣大勞動人民的深情融匯在一起。
這樣的教學設計學生的學習能力能到得到進一步提升,通過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來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
(四)鞏固拓展,提升認知
小組競賽讀文章,看看哪一組讀的最有感情。
(五)歸納總結,深入理解
接下來我會請學生對本堂課進行小結,學生總結出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理清文章結構層次,學習了夾序夾論的寫作手法,感受到朱德對母親的深情。朱德是黨和軍隊的領導人,他心里裝著人民,他從母親的平凡,想到勞動人民的平凡,這份報答母親深恩更體現(xiàn)了對人民、對黨、對民族的情懷。
(六)實際演練,布置作業(yè)
本文適合做拓展閱讀和比較閱讀。可以找一些關于“我的母親”的同主題文章讓學生閱讀,比如鄒韜奮的《我的母親》、老舍的《我的母親》,做些比較。
五、說板書設計
接下來我說一下板書設計。板書是一節(jié)課的濃縮和精華,我的板書清晰明了,突出了本堂課的教學重難點。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欣欣
上一篇: 教師招聘初中語文《回憶我的母親》教案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