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3-12-22 18:22 教師招聘網(wǎng) [您的教師考試網(wǎng)]
一、請詳細解釋丹霞地貌的形成過程。
【參考答案】
丹霞地貌是由紅色砂礫巖在水作用下,沿垂直節(jié)理面不斷侵蝕、搬運、磨蝕、風化后形成的一種獨特的地貌類型。
丹霞地貌的基礎(chǔ)就是有紅層的存在。紅層地貌中所謂“紅層”是指在中生代侏羅紀至新生代第四紀沉積形成的紅色巖系,一般稱為“紅色砂礫巖”。
丹霞地貌發(fā)育始于第三紀晚期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這次運動使部分紅色地層發(fā)生傾斜和舒緩褶曲,并使紅色盆地抬升,形成外流區(qū)。流水向盆地中部低洼處集中,沿巖層垂直節(jié)理進行侵蝕,形成兩壁直立的深溝,稱為巷谷。巷谷崖麓的崩積物在流水不能全部搬走時,形成坡度較緩的崩積錐。隨著溝壁的崩塌后退,崩積錐不斷向上增長,覆蓋基巖面的范圍也不斷擴大,崩積錐下部基巖形成一個和崩積錐傾斜方向一致的緩坡。崖面的崩塌后退還使山頂面范圍逐漸縮小,形成堡狀殘峰、石墻或石柱等地貌。隨著進一步的侵蝕,殘峰、石墻和石柱也將消失,形成緩坡丘陵。
二、在你教學過程中為什么使用小組討論?
【參考答案】
1.激發(fā)學習興趣。小組討論使全體學生能得到交流的機會,避免了以往課堂中少數(shù)幾個尖子學生活躍的情況,從而激發(fā)大多數(shù)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合作性的討論學習,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減輕思想的壓力。在這種狀態(tài)下學習,有利于激活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習的熱情。
2.取長補斷,相互融合。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相信學生的智慧,多給他們一些自己的學習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自己去思索、去判斷。每個學生都他們閃光的一面,允許他們有獨特的見解與看法,通過討論能互補,不斷增添更多的信息,擴大知識的容量。同時尖子生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學困生也有所收獲,課堂效果也得到顯著提高。
3.知識與思想品質(zhì)共進?,F(xiàn)在社會既看重個性,同時也注重合作意識與集體觀念。既要學會把握個人與他人的協(xié)作,又要學會有效的表達自己的看法與見解,小組討論就能起到這樣的效果,做到彼此相互合作、交流、啟發(fā)、增進整體意識。
三、如何充分利用學校地理課程資源?
【參考答案】
1.教師要結(jié)合學校的實際和學生的學習需求,充分利用學校已有的地理課程資源,以及可用于課堂教學的師生自身的經(jīng)歷和體驗。
2.教師應(yīng)鼓勵和指導(dǎo)學生組織地理興趣小組內(nèi)的學習,開展天文、氣象、地震等各種豐富多彩的地理觀測和觀察活動;學生編輯地理小報、墻報、板報,布置地理櫥窗;學生利用學校廣播站或有線電視網(wǎng)、校園網(wǎng)傳播自編的地理節(jié)目。
3.要加強地理教學設(shè)施的建設(shè),要求配置地理專用教室,同時要逐步創(chuàng)建地理實習基地。
4.應(yīng)提倡校際間地理課程資源的共建和共享。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文文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