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資筆試初中語文教學設計概論之教學設計技能

https://jiaoshi.huatu.com 2022-02-07 17:04 中國教師資格網(wǎng) [您的教師考試網(wǎng)]

語文教學設計技能包括導入、新授、鞏固練習、歸納小結(jié)、作業(yè)、板書設計幾個部分,下面逐一講解。

(一)課堂導入

1.導入的含義

導入是引起學生注意、激發(fā)學習興趣、引起學習動機、明確學習目的和建立知識間聯(lián)系的教學活動方式。它能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學任務和程序之中,所以,又稱為定向?qū)?。應用于上課之始、開設新課程或進入新單元、新段落的教學過程之中。

2.導入的作用

(1)激發(fā)學習興趣,引起學習動機。

(2)引起對所學課程的關注,引導進入學習情境。

(3)為學習新知識、新概念、新原理和新技能作鼓動、引子和鋪墊。

(4)明確學習目的,使每個學生都了解他們要做什么,他們應達到何種程度。

3.導入的原則

導入是一個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它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情緒和效果。在設計導入時要遵循以下原則:針對性原則、啟發(fā)性原則、遷移性原則、趣味性原則、藝術(shù)性原則、多樣性原則。

4.導入的方法

導入方法非常多,目的只有一個——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標準也只有一個——適合。而且每一種導入方法并不是必須孤立存在的,可以兩三種導入方法結(jié)合。

(1)語言類導入法

①課題導入法

課題是文章的眼睛,是課文內(nèi)容的高度濃縮,一般都提示了課文內(nèi)容的重點。分析好課題,對于學生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有幫助。命題方式離不了人、事、景、物以及時間、地點等因素,題目與文章內(nèi)容有著某種內(nèi)在聯(lián)系。從審題入手,對題目的內(nèi)涵進行拓展,補充一些相關因素,就能迅速抓住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對于課題,可以去解釋其中名物、可以去解釋課題本身、可以去分析課題結(jié)構(gòu)、可以去質(zhì)疑課題。

例如《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師在黑板上直接寫下“走兩步”,學生立即嚷道:“老師,錯了,是‘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師則反問一句:“走一步,再走一步,難道不是走兩步嗎?我們的作者好像連‘1+1=2’都不知道,還把題目寫得這么復雜。是不是啊?”(不是)“既然這樣,那么作者為什么要用‘走一步,再走一步’做標題呢?請大家?guī)е@個問題一起來學習課文。”由此引起學生對課題的思考,進入新課的學習。

②故事導入法

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的特點和需要,選講聯(lián)系緊密的故事片斷,可避免平鋪直敘之弊,收寓教于趣之效。愛聽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幽默、詼諧的故事不但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是課堂教學的潤滑劑,可以營造一種輕松活潑的課堂氣氛。

例如《回憶我的母親》,首先由教師講述故事:“1944年3月的一天,寶塔山下的延河水剛剛解凍,住在王家坪的八路軍總司令朱德同志正在和參謀人員共商用兵大計,秘書孫渙走了進來,給他送來一封信。待會議結(jié)束,與會人員散去后。朱德才拿起信封看了看,信是從家鄉(xiāng)儀隴縣馬鞍鎮(zhèn)寄來的。他急忙撕開信封,攤開信紙,才知道86歲的老母親已于2月15日去世了。去世的前一分鐘母親還在燒飯,她是在鍋臺邊倒下去溘然長逝的。朱德的心情頓時沉重起來,眼眶里盈滿悲傷的淚水。他把母親去世的消息告訴妻子康克清,十分悲痛地對她傾訴了肺腑之言:‘我這一生中如果有什么遺憾的話,最大的遺憾就是母親去世的時候,我沒能夠在她老人家身邊。’”由此就引出了《回憶我的母親》的作者朱德,從而引導學生進入到新課的學習。

③直接導入法

直接導入,也叫開門見山式,是最簡單和最常用的一種導入方法。不用借助其他材料,教師直接切入主題,做到“課伊始,意亦明”的一種導入。

例如《白楊禮贊》,教師開門見山向?qū)W生介紹白楊樹:“提起白楊樹大家都不陌生,它是一種落葉喬木,一般高15~30米,樹皮灰白色,是一種很普通的樹。生存能力極強,大路邊,田埂旁,有黃土的地方,就有它的存在。今天,就讓我們走近白楊樹,再次認識一下它。”由此導入新課。

④溫故導入

溫故導入是指教師通過幫助學生復習與即將學習的新知識有關的舊知識,從中找到新舊知識的聯(lián)結(jié)點,合乎邏輯、順理成章地引出新知識的一種導入方法。它由已知導向未知,過渡流暢自然,適用于導入前后連貫性和邏輯性較強的知識內(nèi)容。

例如《春》,上課伊始,教師引導學生復習舊知:“一提到春,我們眼前就仿佛展現(xiàn)了陽光明媚、東風蕩漾、綠滿天下的美麗景色,就會覺得有無限的生機,無窮的力量。古往今來,許多文人用彩筆描繪春天,歌頌春天。同學們想一想,詩人杜甫在《絕句》中是怎樣描繪春色的?王安石在《泊船瓜州》中是怎樣描繪春的?蘇舜欽在《淮中晚泊犢頭》的詩中又是怎樣寫春的呢?以上背誦的詩都是絕句,容量有限,是取一個景物或兩三個景物來寫春的,今天我們要學的散文《春》寫的景物可多了,有山、水、草、樹、花、鳥、風、雨等等。”這樣一來,就順勢引入了新課。

綜上,語言類導入法除了以上幾種之外,還可以是詩文導入、謎語導入、歇后語導入、談話導入、問題導入、笑話導入、朗誦導入等。

(2)活動類導入法

①游戲?qū)?/p>

學生樂于接受新奇、趣味性強的事物。一上課就讓學生動一動,在不知不覺中進入新課、掌握新知識,這是老師和學生都感到輕松、愉快的事。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精心設計好游戲,引起學生濃厚的興趣。

例如《賣油翁》,教師和學生配合玩游戲。教師引導:“同學們,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邀請神秘嘉賓——校趣味運動會拋接乒乓球冠軍小組入場。這組成員將與我班選出的同學進行拋接乒乓球比賽,一分鐘之內(nèi),讓我們看看哪組用小筐接到的乒乓球多。”(毫無懸念,冠軍組以絕對優(yōu)勢獲勝)兩組同學分享自己的比賽心得,引出“熟能生巧”,進而引出課題。

②實驗導入

實驗,并不只適用于理化學科。語文教師同樣可以用實驗導入一篇課文,讓學生親眼看到所發(fā)生的一切、所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以此誘發(fā)學生探索的興趣。

例如《死海不死》,上課伊始,教師把兩只裝著水的燒杯放在講臺上,這兩只燒杯大小相同,水位一樣。

師:這節(jié)課,我們做個實驗。你們看,這是一個普通的雞蛋(教師把手里的雞蛋給大家看),現(xiàn)在我把它放在第一個燒杯里,你們看,發(fā)生了什么?(雞蛋沉下去了)我把它拿出來,放在第二個燒杯里,發(fā)生了什么?(沒全沉、半沉半浮)為什么同樣的雞蛋放在不同的燒杯里,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卻不一樣呢?(水有問題)水有什么問題?誰愿意到前面來嘗一嘗?

一位學生走上前來,從兩個燒杯里各喝了一口水,說道:“第一個燒杯里的是淡水,第二個燒杯里的水咸極了。”

師:“第二個燒杯里的水里放了大量的鹽,是超飽和食鹽水。讓我們設想一下,如果有這么一個湖,含鹽量特別高,人下到湖水里會怎么樣呢?”“會浮起來。”許多學生回答。師:“大家的想法很有趣,但這可不是天方夜譚,世界上確有這么一個湖,叫死海。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一課——《死海不死》。”由此活躍課堂,導入新課。

推薦閱讀:

教師資格筆試時間

教師資格筆試地點

教師資格筆試科目

教師資格面試時間

責任編輯:劉紹文

教師教育網(wǎng) 教育信息網(wǎng) 人事考試網(wǎng)

>>更多教師資格證國考相關信息/資料查看

教師資格體育運動系統(tǒng)教師資格體育循環(huán)機能教師資格體育骨骼肌機能教師資格體育運動損傷教師資格地理新興工業(yè)區(qū)教師資格地理人口分布

精彩推薦

換一換

有報考疑惑?在線客服隨時解惑

公告啥時候出?

報考問題解惑?報考條件?

報考崗位解惑   怎么備考?

沖刺資料領???

咨詢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