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1-01-09 13:47 中國教師資格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2020年末國家教師資格證面試即將來臨,同學們是不是感覺有點小緊張呢?華圖教師教研中心結合往年高中地理面試試題,進行了一些總結,希望對接下來面試的小伙伴有所幫助。
一、高中地理學科課型分析
高中地理主要分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區(qū)域地理三部分,每一個部分抽到的概率都比較大。
二、高中地理到底考過些什么
根據(jù)目前華圖教師教研室搜集到的試題來看,考試題目非常廣泛,無法很明確地說只考哪一個部分。教師資格證面試有專門的題庫,題目是在題庫中抽取。從抽取的內容來看,需要試講的內容往往不是完整一框題的內容,而是從教材中截取一個內容片段進行試講,并提出相應的試講要求,這就要求學生們要按照抽出的內容進行講解,切記擴展的較多,講解過深而出現(xiàn)超時的現(xiàn)象。
目前我們通過考生回憶試題來分析,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區(qū)域地理的相關內容均有出現(xiàn)過。
網絡上考生不斷更新的試題有: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水循環(huán)、亞熱帶季風氣候與亞熱帶濕潤氣候的區(qū)別、河流侵蝕地貌、外力作用對地貌形成的影響:冰川地貌和海蝕地貌、干旱為主的自然特征、城市化、交通運輸布局及其對聚落發(fā)展的影響、產業(yè)轉移、產業(yè)結構差異、中心地理論、工業(yè)地域形成、三大自然分區(qū)、東部季風區(qū)南北差異、東中西區(qū)域差異。通過全國各地考生回憶的試題來看,從題庫中抽取題目,因為共用一個題庫,所以題目被重復抽取到的概率比較大。對于各位考生而言,之前考過的題目可以適當關注下,萬一在后面的考試中也許就碰到原題了呢。對于考生針對所抽取的知識點版本不一樣的問題,也不需要過多的擔心,因為針對知識點的考查都是相通的,版本的影響不是很大。
三、教學過程如何設計
考生經常在備考的時候出現(xiàn)的問題就是不知如何在短時間內備好一堂課,然后流暢地進行10分鐘的試講,這就要求考生在平時備考過程中對于地理學科的知識點首先要熟悉,其次可以提前準備一些可以直接運用在課題中的環(huán)節(jié)和方法,比如在地理中最常用的幾種方法:自主閱讀法、讀圖分析法、比較分析法、小組討論、合作探究等??忌梢蕴崆皩⒔虒W環(huán)節(jié)的大綱設置好,在拿到備課紙的第一時間就可以用提前準備好的環(huán)節(jié)方法根據(jù)具體的內容進行帶入,然后盡可能保證多留一些時間梳理試講思路和語言,避免浪費大量時間寫教案或者逐字稿,我們也不建議大家在備考的20分鐘內寫出一篇完整的試講逐字稿,這樣容易耽誤學生去整理思路,過多的看自己的教案,也會使考官對你的授課能力產生質疑。
四、關于試講要求和外在儀態(tài)
考生們在拿到備課紙的時候一定要仔細看課題后面的試講要求,一般有三個具體的要求,這是在面試的時候必須要做到的要求。但是需要大家注意,試講中的要求只要大家在講課中有重點涉及就可以了,不需要全程講課順序就必須按照要求來,這樣容易使大多數(shù)學生無從下手??偨Y起來看,一般試講要求包括三類,一類是時間要求,即在10分鐘內完成試講。一類是與內容有關的要求,比如要求講出某種知識,或者帶領學生感受某種情感價值觀。最后一類是與教師基本要求有關,比如在試講中要體現(xiàn)學生為主體,要體現(xiàn)引導啟發(fā)或者結合板書進行試講等。這些對于考生而言,一般不用太緊張,注意在試講中多體現(xiàn)提問的技巧,啟發(fā)學生多回答、多互動,基本上都能順利完成對試講要求。
除了內在上要達到試講要求以外,在外在儀態(tài)上考生需要放松心態(tài),端正姿態(tài),拿出“教師范”。“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考生面試時著裝要正式,儀態(tài)要大方得體,精神風貌要自信昂揚,充滿正能量,語言表達要準確,內容要清晰,而且還要有較強的表現(xiàn)力。
以上是對于地理學科的資格證面試試講分析,其實不管對于什么學科而言,處理和把握好教學內容、知道這個學科的教學方法并且能夠呈現(xiàn)老師的基本素養(yǎng)就能夠通過面試。華圖教師教研中心最后建議各位地理科目考生,放平心態(tài),保證試講的流暢性,在講解相關內容時,多采用案例、圖表、討論、分享、聯(lián)系實際等方式,則可以獲得考官青睞。在答辯時本著坦誠、從容的原則也能獲得考官的贊許。畢竟資格證面試不是為難考生,而是通過考生試講答辯的狀態(tài)來了解考生作為人民教師的基本素養(yǎng)。
最后華圖教師教研中心祝福各位考生面試完美過關!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張欣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